RSS

What I want?

前兩天大學指考放榜,在關注菜市場名大戰之於,無意間看到大考放榜台大獨強 顛覆排名,看到這篇新聞,讓我聯想到54%大專畢業生 自認選錯系。其實會有這種結果,不讓人意外,因為,我們的教育體系只教導學生如何唸書,雖然學校會有所謂的性向測驗幫助學生了解,但在我看來,幫助不大。

若想了解自己真正適合的路,必須廣泛的接觸,進而從中了解什麼適合自己,不適合什麼。但我們的教育體系和部分父母僅告訴我們念書就對了,什麼興趣根本不重要,在這種情況下,學生少了廣泛接觸,僅能以曾經接觸過的經驗來做性向測驗,這樣的結果,只能碰運氣。還記得我高一做的性向測驗,其結果是適合做心理學家,當時的我亦認為如此。一直到高二下的某天跟爸爸的朋友學習組裝電腦後,讓我對資訊方面產生興趣,之後我選擇讀資管系。我自認運氣不錯,因為我念資管念得很高興,也越念越有興趣,想更深入了解,甚至會去找課外資料增加自己知識。

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例子證明,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時,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。我父母因為經濟因素,國中畢業後必須開始工作賺錢,因為當時紡織業正興起,因此他們都選擇到紡織工廠做學徒。婚後,父母合力開了一間小型代工廠,做了幾年,因紡織業開始蕭條,最後只好結束,另起爐灶。因緣際會下,父親認識了一位做薑母鴨的朋友,進而跟他學習,並與母親合力開店。隨著時間推進,店裡生意蒸蒸日上,原本我認為只是因為開在好的地段的緣故。事後我才了解,原來並不是我所想像。父母親開始做薑母鴨後,所投入的心力比過去所做的工作還要多,他們不但不會因更多的投入而感到累,反而越做越開心,因為他們發現這才是他們想要的(做吃的),因此,為了讓薑母鴨的味道能更貼近當地的消費者,會主動詢問顧客的意見,並不斷嘗試與改良口味,還會看美食節目,進而增加知識,藉此做為日後改良的基石。也因此,店裡的生意才會越來越好。雖然父母常因生意太好而疲憊,但他們依然樂在料理之中。

雖然讀書很重要,但興趣更重要。因為沒有興趣,所以念念就忘,考完就忘,這樣一點幫助都沒有。試著找出興趣,並透過興趣吸收更多的知識,使自己不斷成長,走出自己的一片天。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說沒有用,就否定該興趣的存在,有沒有用,是由自己決定,而非別人。許多成功的案例在成功以前,都不被看好,甚至嗤之以鼻,所以,相信自己。還記得前陣子看到一位女主管放棄百萬年薪,自己創業,開一間專賣香氛方面產品的店,因為他對該方面有濃厚的興趣。在做這個決定時,她的家人與朋友非常反對。雖然創業過程辛苦,但現在成功了,她不但做得比以前當主管時還開心,收入也較之前高,也有了自己的品牌。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做最後的決定,所以找出興趣,朝自己的路前進吧!